号: 003187245/202112-00046 信息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1-12-28 发布日期: 2021-12-28 10:51
文  号: 宿政办秘〔2021〕49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中国竞彩网办公室中国竞彩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中国竞彩网办公室中国竞彩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

来源: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1-12-28 10:51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06

中国竞彩网办公室中国竞彩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

宿政秘〔202149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经市政府同意,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切入点,坚持源头治理,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建设绿色生态美好宿州。

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参与长三角价值链分工,落实双招双引实施方案,打造数字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滚动修订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新三年发展规划,积极培育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和工程,构建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工程-基地-集群发展格局,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投资促进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二)推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贯彻落实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省级分批次发布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录,推动节能低碳转型升级,培育一批行业标杆企业。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专项行动,重点聚焦绿色食品、轻纺鞋服、家居建材、机械电子、煤电化工等五大传统优势领域,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争创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以构建完整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为目标,围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绿色发展。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促进文旅、养老、育幼、研学、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民政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三、着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一)严格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立行立改、从严整改,坚决整改到位。全面梳理排查20186月以来全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用煤项目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情况,对未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的用煤项目责令限期整改。加强重点耗煤企业节能减煤监督检查,深入推进一企一策耗煤管理,坚决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严把用煤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条件的用煤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二)深入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强电网改造力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在省统筹指导下建设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大力提倡、鼓励开展工商业、居民屋顶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进泗县整县光伏试点建设。鼓励火电企业积极开展机组灵活性改造。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市发展改革委、市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三)提升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推动宿南等煤层气开采利用项目建设,扩大煤层气开采利用规模。加大工业生产、建筑供暖供冷、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领域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气代煤”“以气代油推进力度。推进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和电网节能降耗,进一步降低发电煤耗,减少电网传输损耗。配合省推进我市境内宿州-蚌埠、宿州-淮北-萧县-砀山等省内干支线管网项目前期工作,配合省推进入皖气源通道、长三角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建设等,谋划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四、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一)大力提升铁路运能。加快京沪铁路宿州站改建工程、符离铁路物流基地建设,提升普速铁路客货运能力。推进淮宿蚌城际铁路、阜淮城际铁路、合新高铁建设,加密宿州连接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山东半岛等地高速客运通道。统筹全市铁路专用线资源,谋划推进一批重点港口码头、物流园区、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连接工程,逐步完善铁路货运末端网络,提高铁路货运网络覆盖范围。(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交旅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二)优化提升水运效率。出台政策支持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汴河航道、沱浍河航道整治工程进度。推进港口整合提升,加快建设新汴河宿马园区码头、灵璧码头、浍河祁县码头,扩建升级泗县徐洪新河码头,谋划推进萧濉新河作业区、新汴河浍河连接工程等重点水运基础设施项目,逐步构建宿州水运网络互联互通格局。(市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三)推动多式联运提速。依托符离铁路物流基地、各县区铁路货场、新汴河灵璧码头等,谋划申报第二批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依托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尝试发展公铁联运、铁海直达滚装运输、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鼓励发展绿色仓储,推进运输装备设施升级,加快推进城市公交、邮政、环卫、出租、公务等领域新增、更新用车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统筹规划建设专用充换电站和快速充电桩。支持利用城市现有铁路货场、物流货场转型升级为城市配送中心。(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旅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五、积极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一)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促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的交叉融合发展,开展绿色低碳技术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攻关。聚焦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重点领域,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企业高校院所承担绿色低碳技术科技项目,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关键技术攻坚和成果示范应用。(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二)推进成果转化示范应用。以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交易会、淮海经济区科技成果对接周等活动为契机,积极推动绿色技术成果共享、共用。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转移宿州分中心作用,从省内外高校引进一批绿色技术成果到宿落地。积极探索与高校院所在低碳、环保领域展开合作。优化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加大对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和项目支持力度,落实好节能节水环保等税收优惠政策。(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六、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研究制定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完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实施用能预算管理,科学分解年度各县(区)能耗强度控制责任目标,推动能耗双控精细化管理。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结合实际界定两高项目范围,落实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施方案。全面梳理排查在建项目,坚决查处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两高项目,推动在建项目能效水平应提尽提。深入挖掘存量项目节能减排潜力,力争2021年底前将已建成的两高项目全部纳入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实施动态监测,强化常态化监督。(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三)深入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按照一园一策原则制定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加快推进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进一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七、扎实推进污染排放深度治理

(一)加快重点行业提标改造。鼓励电力行业实施超净排放改造,其他行业参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指南 B级以上绩效开展提标改造。推动建材类、板材加工、陶瓷企业提标改造。(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二)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治理。进一步摸排清理现有燃煤小热电和燃煤锅炉,确保区域内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清零。加快推进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30公里范围内燃煤锅炉和低效燃煤小热电关停整合,积极推进陶瓷、玻璃等行业清洁燃料替代工程;清理整治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工业炉窑锅炉,取缔不达标燃料类煤气发生炉。(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三)提升环保基础能力水平。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科研立项,组织实施细颗粒物和臭氧复合污染控制科技攻关研究。开展环境空气VOCs监测,统筹推进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网、大气光化学监测网以及大气环境天地空大型立体综合观测网建设。充分利用卫星遥感、高空探头、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开展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监控预警,及时制止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管园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八、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一)强化统筹推进。各地各部门要树牢一盘棋思想、聚焦十四五关键期,立即行动,协同配合,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重要工作进展和重要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二)强化机制保障。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各行业各领域减污降碳空间。各地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建立完善政策保肇、指标管理、统计监测、风险管控等机制。

(三)强化担当作为。两高项目审批建设情况纳入市生态环保督察范围,将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落实情况纳入市对县区园区能耗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范围,加大督促落实力度,确保取得明显成效。坚决查处、通报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严查失职之责。

各地各部门要积极跟进国家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动态,遵照国家文件精神执行。

 

 

中国竞彩网办公室

                                       2021122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